时间:2016-07-29 来源:未知
7月23日,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岐黄论坛在北京召开。论坛坚持以“传承﹒创新﹒发展”为基本宗旨,以“学术性、权威性、包容性、有效性”为总体 要求,以“加强学术引领,推动传承创新”为主题,旨在发挥学术引领作用,促进岐黄之学薪火相传,推动中医药创新与发展,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。国家卫生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、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出席大会并讲话。
论坛联合“中医在线”对本次大会实况进行在线全程直播,截至7月23日中午12:00现场在线收看直播的中医界人士达到9897人,其中90%为中医医师,线上观看人群分布全国及海外。截至14:30,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1108人。
在延续前三届论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本次论坛重点进行了创新与尝试:一是以宣传片的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医药的要求加以体现;二是主论坛和分论坛 安排形式有创新;三是设立微信论坛;四是提出了岐黄论坛的愿景;五是学会秘书处征集整理了当前涉及中医药学传承、创新、发展的第一批100个重大问题,向 社会发布征求意见,并启动研讨和成果发布;六是公开学会秘书处文化建设集萃并听取意见。
李伯淳教授、陈凯先院士、黄璐琦院士、孙光荣国医大师分在主会场上作了《中西医方法论比较及展望——探索中医现代化与人类新医学》、《精准医学和中医药的创新发展》、《中药资源现状与发展战略》、《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》的学术报告。
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分论坛、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分论坛、民间中医药创新人才分论坛、中医院校博士生分论坛、会员单位分论坛、感染病学术交流分论坛、检验医学学术交流分论坛、社会办医分论坛等8个分论坛同期召开。
为发挥新媒体优势,共享学术成果,扩大岐黄论坛会议的学术影响力,在岐黄论坛主论坛结束后2-3个月时间内,学会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,听取来自论坛组织 机构成员、分会主任委员、民间中医代表、博士代表、青年中医代表、分论坛专家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观点,并整理形成微信论坛总结。
如果您还要了解关于帕金森的更多问题。请拨打咨询电话:010-64045782 为了让病人及时有效地治疗,建议患者亲自前来我院就诊。如果真的没有时间、或路途遥远、可通过以下方式咨询问诊
1.电话咨询:可拨打专家电话,把病人具体病情叙述清楚(比如现在都什么症状?平时又没有其他病症等)
2.快递函诊:把具体的病情详细写下来,附带近期的检查报告,通过快递邮寄到我院
3.传真就诊:您可以把病情写清楚或把近期检查报告传真给我们
4.远程就诊:您可以把具体的病情叙述清楚写下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们,邮箱:bjskyy@126.com
5.网上就诊:您可以在 该网页 表格中直接提交电子病历